您当前所在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资讯   /   泰州   /   

泰州自考《马克思主义原理》章节讲义:第六章(考前红宝书)

 发布时间:2020-07-15 17:23                       关注次数: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注意记忆,常以选择题出现。

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基本制度没有变。本章主要考察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经济特征及其发展变化。

自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之前,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自由竞争阶段。在这个阶段,资本主义的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起来,社会生产力得到前资本主义社会不可比拟的加速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和法律制度也逐步发展和建立起来。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弊端也同时产生和发展起来。自由竞争都是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到垄断阶段。1916年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点: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以前的垄断主要是私人垄断,或称一般垄断,二战后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垄断的形成 注意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自由竞争必然会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资本主义社会中信用制度的发展、股份公司和联合制企业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

垄断是指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占有一个经济部门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的生产或流通份额,并因此达成协议,垄断该部门的生产或流通,控制相关商品的价格,从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情况,垄断也可称作独占。

3、 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注意对比,常以选择题出现。

到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卡特尔,即通过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的一些大型垄断企业之间较稳定的垄断协议形成的、在生产或流通的某个或某些环节实行垄断的组织形式;辛迪加,即把一些在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组织形式;托拉斯,即垄断了某种商品生产和经营全过程的独立的大型垄断企业;康采恩,即由一两个特大型垄断企业为核心,联合了各方面各领域一大批企业所形成的超大型垄断集团,等等。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的形式又有较大发展,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这种混合联合公司,规模巨大,是跨行业跨部门进行混合联合生产与经营,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产业都有所涉足。无论何种垄断组织形式,其实质都是垄断资本家通过垄断生产和市场,更多地榨取劳动者的血汗,以获取高额利润的工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统治进一步加强,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企业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占主导地位。

第二,企业规模扩大,垄断程度提高。

第三,垄断组织的生产经营多样化,混合联合企业大量涌现。

第四,垄断组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增加。

4、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形成及其统治

当商品经济还不很发达的时候,银行只是一个简单的借贷中介人。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数额的不断增大以及借贷关系的复杂化,银行,特别是大银行“就由中介人的普通角色发展成为势力极大的垄断者”。

金融资本,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称为金融寡头。他们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上层建筑,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是通过控制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层层控制许多企业的经济上的统治方式。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此外,还有政策研究咨询、通过掌握舆论工具、新闻媒介等。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又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是:第一,银行规模不断扩大,银行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速度也在加快。第二,资本主义国家中少数大银行的资产在全国商业银行总资产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银行的集中和垄断程度在不断提高。第三,各大银行的分支机构迅速增长。

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财团随着金融资本的发展也得到更大增强,主要表现在:第一,垄断财团实力的迅速增长。第二,垄断财团的经营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第三,垄断财团经营日益国际化。第四,大财团的资本结构日益社会化(相互渗透、股权的分散)。

5、 垄断和竞争 注意理解,常以简答题出现。

垄断产生后,竞争仍然存在。首先,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其次,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经济主体来看,还存在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这些经济主体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即使是已形成垄断的部门,也绝大部分是几个垄断企业并存,它们之间本质上依然是相互竞争的关系。

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竞争的目的不同,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第二,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第三,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大大超过了自由竞争阶段。第四,竞争的范围不同,垄断阶段的竞争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扩展到了国外,除了经济领域的竞争外,还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

6、 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垄断利润即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垄断利润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第二,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第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第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大体可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

垄断高价是指垄断资本在出售自己产品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资本在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其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的出现,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首先,垄断价格的制定不能完全脱离价值,垄断高价不能无限抬高;其次,垄断的形成并不能增加价值总量;第三,归根到底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到底仍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私人垄断资本仍然是从其私利的角度做出决策,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他们一般不会重视社会利益,在这种条件下必须由国家出面,利用政权的力量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就出现了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注意理解,常以简答、论述题出现。

战后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具体说来有下面几点:

第一,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

第二,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第三,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

第四,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

第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

第六,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根源。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要求资本主义国家介入到社会经济生活中,起到私人资本不能起的一些作用,以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缓和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私人垄断资本不相适应的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以“理想的总资本家”的形式出现,为资产阶级特别是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基本的、主要的形式则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可以通过国家利用财政收入投资建立起来,也可以通过国有化的方式,将一些私人企业变成国有企业。私人垄断资本需要这些经济部门或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但又不愿自己直接投资于这些部门和产业,资本主义国家就担负起这样一些任务。

第二,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仍然是为了解决单纯的私人资本所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股份制企业为国家与私人资本在一个企业内部的结合提供了可行的方式。

第三,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正是主要通过这种在私人企业外部的调节控制,实现其经济职能的。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 注意对比,常以选择题出现。

第一,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20世纪30年代造成了空前的大危机、大萧条,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出面干预经济生活。社会化大生产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管理与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任务。同时,从市场经济运行条件的角度来看,一些私有制市场经济主体所不愿或不能承担的社会经济任务,也必须由国家来完成。

第二,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任务、目标。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从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看,维持和保证总供给和总需求大体平衡。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主要目标,包括保持经济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等。

第三,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与手段。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另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杠杆的运用,还可以通过计划的指导,间接地引导私人资本按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个别时候、特定情况下,还可能出台某种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样一种经济调节机制实现的。发达市场经济中国家调节的主要是四大市场,即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外汇市场。

第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化实现的,下面就这三方面的具体情况作些简要的介绍: 注意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

财政政策。财政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通过财政把一部分国民收入集中起来进行分配,从而对生产资源的使用、个人收入的分配以及整个宏观经济运行都有巨大的影响。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更具有经济手段、利益诱导的特征。在货币资本运动的过程中实现宏观经济调节,一是对利率的调节,二是对货币流通量的调节。

利率调节主要是通过利率高低和差别利率来实现某些宏观经济目标。逆经济方向的货币政策调节。

对货币流通量的调控,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更为重要。因为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控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所谓三大手段或三个法宝。一是公开市场业务。二是最低准备金率政策。三是再贴现利率政策。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计划管理也起着重要作用。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些计划反映了国家的政策导向、大政方针,昭示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途,乃至指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每个经济主体和当事人,向计划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注意理解,常以论述题出现。

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三种具体形式所起作用的简要分析,就可清楚地看出它的实质:

第一,从国有资本的作用看。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是为整个资产阶级服务、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生存发展服务的。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的经营宗旨来看,追求高额利润并不是它的主要目标,其宗旨在于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协调社会总资本的正常运行。

第二,从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相结合的各种资本的作用来看。私人资本占控制地位,则私人资本家一方面可以利用国家的资本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得到政府的种种优惠,使垄断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利润。

第三,从国家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来看。为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均衡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和长治久安,缓和各种经济社会矛盾服务的,其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无论哪种形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利益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利润而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形式,是资本主义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活动中,代表垄断资产阶级总体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常考,常以简答题出现。

2、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1)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把他们手中掌握和控制的大量资本输往国外,利用这些资本作武器,控制资本输入国的经济命脉,剥削、压迫这些的国家劳动人民,掠夺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财富,最终为金融资本控制这些国家、形成金融资本的国际统治服务。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虽然也有一些资本输出到国外,但数量较少,主要方式还是以商品输出为主。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成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特别是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垄断阶段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大量所谓“过剩资本”的出现。过剩资本的最佳投放场所是输出国外,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资本输出的可能性,一是原有的自然经济逐步趋于瓦解,并被卷入了世界市场。二是有充足而且价格很低的劳动力供给。三是这些国家基础设施的发展为输入资本提供了一定条件。金融业和信用制度的发展,交通通讯设备的现代化,都为资本输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使大规模输出资本成为可能。

资本输出有两种基本形式: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从资本输出的主体来看,则可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两种类型。

资本输出的影响。从资本输出国即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这方面看,资本输出的作用和后果是:第一,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由此获得大量来自海外的高额利润和利息。第二,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第三,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第四,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从而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统治地位。

对于那些处于较低发展阶段上的、经济比较落后的资本输入国来说,大量国外资本的输入,有两重作用。一方面促进了这些国家自然经济的瓦解、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生长和发展,建设了一些近现代的工商企业和发展经济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但另一方面,国外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也给这些国家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使输入国成为输出国的附庸。

资本输出会造成资本主义国家间激烈的争夺有利的海外投资场所的斗争,加深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量剧增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有:资本流向的变化,从原来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向经济落后国家输出,发展到当代的多方向输出,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相互投资的大幅度增加。在私人资本输出增长的同时,国家资本的输出也在增长,并日益成为占重要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与过去时代不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多采取所谓“援助”的方式进行。

(2)国际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性的垄断组织的联盟,即国际垄断同盟。早期的国际垄断组织,主要是国际卡特尔,即若干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或经营某种产品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国际卡特尔协议,垄断和瓜分这种产品的世界市场,规定垄断价格,谋取垄断利润。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形式则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为主。

(3)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即帝国主义列强就已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从而形成了这样一种世界格局:一方面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和宗主国,它们统治着本国和殖民地,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处于有利地位,剥削、掠夺、控制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另一方面是广大经济落后的不发达国家,它们处于帝国主义国家的压迫和奴役之下。这就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上殖民地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帝国主义国家间在对世界领土瓜分完毕后,又展开了对世界领土的重新瓜分的斗争。两次世界大战就是因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领土而引起的。

战后以来,老殖民主义体系已经瓦解,过去的殖民地、附属国纷纷独立,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统治也由旧殖民主义转为新殖民主义。


预报名
江苏自考网公众号